“浮台”“刺毛”“娃娃沿咦赖人”……青岛大姨在澳大利亚用青岛线多个土话词

发布时间:2024-06-17     作者: 爱游戏app官方网站手机版

 

  李惠玲告诉记者,在国外想念亲人和故人时,这种想法尤为强烈,算是一种“方言乡愁”吧。13日下午,记者约李惠玲在咖啡厅见面,听她讲述她和“方言乡愁”的那些事儿……

  李家祖上世代住在即墨,李惠玲曾祖闯关东返乡在沧口开了间炉包铺。当时正值德占青岛时期,德国在青岛修铁路,李惠玲的曾祖抓住时机开办木材厂为铁路建设提供建材。到1941年,为了后代安居乐业,也为李惠玲的父亲迎娶其母亲置办婚房,其曾祖父在现在的市北区淄川路盖了一栋四层楼房,这栋房子目前还在,门牌号是淄川路12号。“这栋四层巴洛克风格的楼房在2000年之前是该区域附近最高的住宅,站在楼顶阳台可以近览小鲍岛全貌和大港码头,远眺信号山。”李惠玲表示。

  李惠玲的父亲是那个年代复旦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回到青岛在商品检验局工作,生育李惠玲姊妹6人,大姐现在远在美国。

  从2016年开始,李惠玲和爱人开始轮班去澳大利亚给女儿带孩子。“大孙女现在11岁了,说普通话不标准,青岛味太浓,被我影响的。小孙子还小,不会说但是能听懂,‘惬下睡觉’‘去眯眼去’,小孙子就去睡觉了。”李惠玲笑着说道。

  李惠玲1978年起在上海路小学任教数学,这位执教30多年的数学老师爱好遣词造句。“八旬老人,儿时同窗,悠悠往事,永记心上……”李惠玲用简单的词汇写出朗朗上口的打油诗。

  “我的土话主要是跟我奶奶学的,她是纯粹的即墨调,有些我都学不来。比如:‘上灶房拿去,就在墙角旮旯里’。”李惠玲回忆起往事,言谈中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她从2022年开始记录土话词汇,在带孩子期间、在买菜的路上、和亲友打电话时,不经意想起一个词,赶紧用手机记下来。在她妹妹的帮忙下,到现在已经记录了300多个词。

  记者尝试用自身储备的“青岛土话”和李惠玲交流,发现她的段位已经不局限在单个词汇的搜集,而是到了在总结青岛话口音语调规律的层次。比如,青岛话中哪些字不发“r”音,哪些字把“ong”发成“eng”的音,她信手拈来。

  “现在的年轻人、年轻人的下一代,在家都说普通话,土话已经听的越来越少,我记录下来,就是想让年轻人知道有这么个词汇,不一定会说但听得懂,算是一种文化传承。”李惠玲表示,如果对她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对故人的思念和身在他国时的“乡愁”。

  李惠玲把整理的300多个词汇打印了近6张纸,记者诵读后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是说这些词,烟囱叫“浮台”、刘海叫“娃娃沿”,蝉叫“结流”,讨厌人叫“咦赖人”,翻白眼叫“挖后人”,闯祸叫“作业”,去邻居家玩叫“串门子”,太差叫“刺毛”等等,生动的画面感从回忆中呼之欲出。

  李惠玲不仅整理出“土话”词汇,还收集了不少耳熟能详的长句俗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棍打不走,五九六九浑家斯囚”,“省着省着窟窿等着,用着用着菩萨送着”,“宁要个要饭的娘,也不要个做官的爹”,这些充满时代感的俗语,讲自然规律、讲人生百态,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李惠玲整理的部分词汇在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中可以查到,比如“欹下:读‘且下’,睡倒之谓”,“妗子:甥对舅母之称”,“折蹬:耍弄人之谓”等。“这些方言核心词汇,常用的目前仍广泛使用。”

  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刘一梦表示,随着历史的变迁,一部分方言核心词会流传下来,一部分不常用的会消失。部分方言以地方戏曲这种文化形式保存下来,因为戏曲滋润的土壤就是方言和地域文化。柳腔《寻功夫》中有一段戏文:“土地庙里把钱数,三百个大钱少着仨,今天你还来骗我,骂声你这个臊蛤‘拉’。”此文中的“蛤拉”读成“gala”,正与如今“哈啤酒吃蛤蜊”同音同意。

  如今,说方言的场合越来越少,方言正在经历从“会写”到“会说”再到“能听懂”的变化。在李惠玲看来,她整理的“方言集”,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和故人的音容笑貌,是她最想保留好并传递给后代的“语言乡愁”。

  当然,语言也是有生命的,随着时代变迁,不同年龄层、不同的职业人群都有会他们偏好的词语,就像现在评选的“年度热词”一样,凡尔赛、佛系、躺平、硬核等等,既是时代的产物,也会随时代新老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