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2.71万公里,其中成品油管道1.4万公里、原油管道6800公里、天然气管道6300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南、华中、东南、华北等省区,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公共设施多,部分管道分布在山区、水域,地质灾害等风险高,管道安全运作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地方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中国石化不断建立完整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管道本质化安全水准不断提升。
按照会议安排,我重点汇报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
一是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借鉴国内外管道地质灾害研究成果,结合现场实际,建立了中国石化管道6种易发性地质灾害模型,全方面开展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目前,在易发地质灾害的西南地区已排查出地质灾害高级别风险点18处。其他区域排查出的地质灾害易发点均落实了治理和管控措施。
二是开展高后果区识别。依照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关于推行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有关要求,中国石化管道企业切实做好实地勘察,利用管道本体属性数据、管道施工数据、管道沿线环境与人文数据、管道运行与业务管理数据,依托智能化管道系统建设,识别出管道高后果区4408处。对识别出的管道高后果区均录入中石化智能管道系统,并落实了责任人员和管控措施。
三是实行分级管理。基于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和地质灾害评价结果,全覆盖落实管理责任,按照高风险点、中风险点和低风险点分三级制定管控措施,特别是“一点一策”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台账,动态跟踪、动态管理每一个风险点。
二、突出过程管理,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切实管控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风险
一是密切关注、及时应对各类灾害信息。针对国家、省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国家防总发布的应急响应级别,提前部署灾害预防的方法。今年6月下旬贵州省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中国石化西南成品油管道及时提高灾害天气响应级别,根据分级管控的要求,加密巡线排查和监测,重点管段实施驻守,及时有效地发现了黔西南州管道发生滑坡导致露管20余米,立即实施应急处置,避免了管道断裂事故的反生,确保了管道在灾害天气下的正常运行。
二是严格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点动态管理。逐渐完备智能化管道系统建设和应用,通过一定的调查潜在地质灾害点分布、分析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等,建立地质灾害的判识指标和方法,强化管道完整性管理基础工作。严密管控地质灾害风险点,按照汛前治理、汛中观测、汛后排查的原则,实施分级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对出现过不稳定情况的高风险点,立即进行治理;对出现不稳定情况的中低风险点,立即升级为高风险点并组织治理。近两年实施山区段和长江沿线亿元。对稳定且处于非高后果区的低风险点,以及稳定但处于高后果区的中风险点,由输油站和输油管理处分级负责监测和管控。
三是加强高后果区的监控和防范。加密高后果区管道人员巡护频次,狠抓GPS系统运行管理,确保巡线%。在部分III级高后果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无人机对高后果区进行高空全景影像拍摄,对重点管段开展日常巡查,并定期拍摄和比对现场影像,对旁边的环境变化和异常人员活动实时监控。在重点企业建设地质灾害监控平台,采取移动监控为主、固定监控为辅的地质灾害监控手段,及时有效地发现、治理管道位移和管道变形。
一是大力推进智能化管道建设。2014年8月中国石化启动了智能化管道建设工作,既覆盖油气长输管道,也涵盖厂际油气管道,更突出地质灾害频发、管道交叉、人员密集等高风险点,强化在线监测等技术方法,目前已完成3.4万公里管道智能化建设。实现了管道基础资料数字化、可视化,夯实了油气输送管道管理基础,做到了管道基础资料清、风险隐患清、运作状况清,在生产运行监控、风险隐患监管、快速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完善长输管道应急抢险工作体系。中国石化整合资源、统筹规划,落实了总部调度协调、管道企业主体负责、抢修中心具体实施的长输管道应急抢险工作体系。按照地域邻近进行整合的原则,建成京津冀、中原、湘鄂赣等9大应急联防区域,实现了长输管道应急力量和应急装备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
三是不断强化抢维修队伍建设。认线”川气东送管道自然灾害事件经验教训,加强管道应急抢险队伍能力建设,以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辨识工作为基础,科学部署管道应急和抢维修力量,建成56支区域性管道应急抢维修队伍,其中成品油管道分布26支队伍、原油长输管道分布20支队伍、天然气长输管道分布10支队伍,共有抢修东西的人1200余人。近年来,发生多起长输油气管道第三方施工外力破坏、打孔盗油等事件,中石化应急队伍迅速反应、及时到位,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了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四是热情参加国家油气管道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要求,在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建设国家油气管道应急救援徐州基地。目前,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配备了各类抢维修作业专用车辆、管道抢修机具、机电仪维修设备等300余台套;组织了2600余人次参加抢维修专业培训;多次成功处置长输管道、大型油库输油设施突发事件,有效提升了重特大、复杂管道油气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积极推动建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三大公司应急联动机制,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长输管道、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联动。
下一步,中国石化将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管道地质灾害规律研究,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加强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加强应急和抢维修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偏远地区、人员密集区、环境敏感区和灾害事件处置难度大区域的应急能力建设,做好预案编制,强化应急演练,不断的提高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工作水平。
(本文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安监局局长夏于飞2017年8月29日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先进企业建设推广工作启动会议上的发言,标题为本刊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