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GB50838-201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包括:系统规划、土建工程设计、附属工程设计(消防、供电、照明、监 控、通风、排水)施工与验收、管理维护。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2015年底前--完成普查、建立MIS、编制综合规划; •5年时间--完成老旧管网改造、明显降低管网事故; 指导意见 •10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线体系、应急防灾能力大幅度的提高; •试点--36个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财建[2014]839号《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 •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直辖市5亿、省会4亿、其他3亿,采用PPP模式 中央财政 支持
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对特定区域如综合管廊入口处、远离通风口处以及集水井附近的空气质量进行 集中采集监测
引言 高压电缆运维监测 综合管廊环境监控 综合管廊安防监控 典型应用案例
•管廊环境:气体、液位、温湿度、井盖、风机、水泵、照明; •高压电缆:温度、载流量、局放、接地电流;
•人员安全:应急通信、人员定位、门禁; •财产安全:视频、人员入侵; •气/液体泄漏:热力、燃气。
井盖状态实时监测 由监控中心集中授权开启 非授权开启时输出报警 具备应急开启方式 井盖状态可联动照明系统
有害气体浓度监测; 可燃气体浓度监测; 联动 支持LED显示[报警提示] 支持与风机联动
根据环境和温度、气体浓度等多种因素并附加人工智能功能控制风机启停,从而调节管廊内的温度以及排出 管廊内的可燃气体和有害化学气体,保证进入管廊的人员安全。 该联动包括两层含义: ① 在温度比较高时或者气体浓度异常时,启动风机进行降温与稀释 的动作;在温度回到正常状态或者气体浓度值回到正常状态时,停止风 机的操作; ② 在发生火灾时,需要停止风机,以免进一步加大火灾范围;即 在火灾时需要立马停止风机的运行,此优先级高于①的内容。
引言 高压电缆运维监测 综合管廊环境监控 综合管廊安防监控 典型应用案例
法国 早在1833年,巴黎未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 兴建地下管线共同沟。如今巴黎已经建成总长度约100公里。
西班牙 1953年西班牙在马德里修建地下共同沟。其它如斯德哥尔摩、巴 塞罗那等城市,都建有较完备的地下共同沟系统。 日本 1926年,日本开始建设地下共同沟,1992年,日本已拥有共 同沟长度约310 公里,而且在一直增长过程中。 中国 北京中关村;上海世博园;深圳光明新区;珠海横琴;苏州月亮 湾;西安高新区;昆山花桥;温州;厦门;长沙;武汉;合肥。
门禁系统由读卡器、开门按钮、电锁以及门禁控制器构成。门禁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接入就近 的通信子站,由通信子站通过上位监控主机将门禁状态等信息传给监控中心。
支持远程开启 实现地点、时间的多种权限设置。 对门禁状态做全面监控,并对开启记录进行查询,记录信 息包括刷卡时间、刷卡人员身份信息等,能对历史状态进行 查询。 对非法进入管廊、强制进入管廊进行报警,报警方式为在界 面上弹出报警画面,并以声、光、短信、语音等方式提醒管
对城市带来的 负面影响,保障城市交通通畅; •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节约10-15%城市用地; •提高管线、路面常规使用的寿命,提高了资源有效利用率; •易维护,易扩建,防灾减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避免重复建设,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监测系统内部逻辑处理之后进行的联动,如水位开关信息先送入监测系统后, 经 系统逻辑判断运算,根据逻辑判断的结果控制输出继电器状态,来进一步控制水泵 的启动或者停止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 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 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 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测系统主要由管廊运维公司监控平台、子系统平台和设备终端三层结 构组成。
设备安装简易便捷(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预留光端口,信号传输和温度探测于一体) 兼备系统故障自检测(可对光缆断点故障快速检测和定位) 环境测温光缆布置方式
综合管廊门禁装置一般安装在综合管廊进出口处,对进出管廊的情况作全时记录。
隧道出入口 门禁装置 使用者在门外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按下开门按 钮,门禁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进门时间。 使用者离开所控区域时,在门内同样要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 确认身份后,按下开门按钮,门禁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出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