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这个支教团见证西海固山乡巨变

发布时间:2024-08-10     作者: 产品中心

  从去年八月来到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海原县关桥乡支教,两个学期转瞬即逝,一年前从厦门大学启程时的兴奋、期待和紧张,仿佛就在昨天。

  在他之前,已有300多名厦大学子到过西海固支教——1997年,闽宁协作正式开启。1999年,厦门大学响应闽宁协作号召,每年向宁夏西海固地区派出一批支教团,二十五年来从未间断。近日,唐晓宇所在的第二十五届支教团完成使命,即将返回厦大。本报记者奔赴西海固,听人们讲述这段山海情深的闽宁协作故事。

  1999年8月,作为首届厦门大学赴西海固地区支教团成员,张秀丽奔赴宁夏西吉县三合乡三合中学支教。带着支援西海固的热忱,她先从厦门飞至兰州,再坐半天的大巴抵达西吉,然后赶班车到乡镇。跨越2000多公里,一路景象从繁华逐渐变得贫瘠,让她的心越揪越紧。

  彼时的西海固地区,“跺开一粒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严重缺水、生态恶劣,被称为“苦甲天下”的贫瘠之地。学校的教室、宿舍是四处漏风的土房,周遭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经常刮来沙尘暴,桌椅、床铺全被铺上风沙,甚至灯泡都裹成泥球,睡一觉起来满嘴满鼻都是泥土;由于缺水,人们靠水窖收集雨水,筛出泥土、反复澄清后饮用,乡里的水车偶尔从县城拉来一车自来水,教师和学生们每人接上一壶。

  “这里早晚都会摆脱贫穷!”西海固的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兴修水渠……张秀丽看在眼里,也看到了脱贫攻坚的希望。当地青少年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求学,更让她坚信西海固一定会斩断穷根、走向富裕。

  那时,张秀丽在学校承担高三物理和数学教学。每晚十一点结束晚自习后,教室里依然满是自习看书的学生。乡镇晚上缺电,遇上停电,大家就点起蜡烛看书。张秀丽劝大家回宿舍休息,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想上大学,让我们再学一会儿吧!”

  “一说起上大学,大家眼里都放着光。”张秀丽回忆,自己一遍遍给学生们描绘着厦大,美丽的校园、多样的课程、浩瀚的藏书……无论怎么讲,大家都听不腻,满堂真挚的眼神中,浮现着对未来无尽的憧憬。

  “为了这份憧憬,我一定拼尽全力。”张秀丽想尽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托同学寄来教辅书、自己印试卷、定期为学生从报纸和杂志复印摘抄新资讯……为精准施教,她还利用周末走村入户,到每位学生家中家访。

  支教结束,张秀丽同西海固的联系却从未中断。返回厦大读研、毕业又留校担任辅导员,多年来,张秀丽常常接到西海固学生们和后届支教团师弟师妹的电话。其中,她支教时教过的学生有不少在毕业后留在了家乡,成为当地脱贫攻坚事业的生力军。西海固的发展成就,在大家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让张秀丽充满期待:“线年,张秀丽在一次助学活动中回到西海固。尽管已利用互联网信息和各类资料对这里的崭新面貌知道,但实地回访的亲眼所见依然让她感到惊讶:曾经黄土飞扬的荒山披上了厚厚的植被,沙尘遮天的景象被蓝天白云代替,走进乡村,绿油油的庄稼地焕发生机,简陋的土房换成了坚固美观的青砖瓦房。人们告诉她,2020年11月,西吉作为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三合中学的宿舍楼,拧开房间的水龙头,流出的汩汩清水泛着清凉。早在2016年,西海固地区便普及了自来水,西吉县更是在2020年实现自来水“村村通”。“这里的人们好学、上进,西海固一定会慢慢的好!”张秀丽感慨。

  快要离开了,唐晓宇不舍地擦拭着宿舍的桌椅。行李已打包装箱,他把带来的一摞中学教辅书籍规整地码放在桌上:“第二十六届支教团下月就住进来,这些书他们用得上。”

  即将就读厦门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唐晓宇已经在过去的这一年支教中提前实践了自己的专业。他从背包中取出厚厚一本档案集打算交给学校——这是一年来,他为自己的近百名学生建立的评语档案,为学校将来因材施教提供参考。

  靠着大孩子般的亲和力和互动式教学模式,唐晓宇深受学生喜爱——他设计各类有趣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对话来练习口语。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时,用家长的微信读单词发给他听,以便指导纠正。即使课堂上有学生调皮捣蛋,他也最多只是瞪瞪眼,再搬出学校领导来吓唬吓唬:“你这么不听话,小心校长看到!”

  “他像我哥,对我那么好,有一点点凶,又不那么凶。”这是学生在唐晓宇的教学质量反馈本里写的评语。

  早在2017年,正处于脱贫攻坚进程中的西海固地区,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各乡镇中学就已陆续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室里的黑板向两边平推,就会露出嵌在墙体里的视频设备和电视屏幕。“这套设备能播放教学视频和课件,正好为学生拓展视野!”唐晓宇和记者说,如今的西海固地区,乡村学生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广,这里不再像多年前那样闭塞落后。

  良好的硬件设施让支教团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厦门大学安排理工院系为西海固的孩子们直播或录制了多期科教视频:利用厦大的“嘉庚号”科考船和“嘉庚一号”火箭,为孩子们讲解天空和大海;在大学实验室里,用精巧的仪器为孩子们讲解重力和浮力的概念……

  孩子们几乎都没亲眼见过大海,视频里“嘉庚号”科考船在深蓝色的海域乘风破浪,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课后,大家意犹未尽地缠着唐晓宇问这问那。为满足孩子们的心愿,今年4月,唐晓宇联系厦大,为支教团所在的六所学校寄来VR设备,带着大家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看海。

  VR设备里呈现的全景影像,由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的教职工在潜水作业时精心录制。孩子们头戴设备,置身于美丽的珊瑚礁和嬉戏的鱼群等带来的立体化视觉效果中,好像真的在大海潜水。看着无比兴奋的孩子们,唐晓宇甜在心头。

  “孩子们,别忘了常回西海固看看!”送别这天,面对即将返回厦门的四位厦大学子,55岁的李克俊泪洒当场。

  这位教龄30多年的海原县本地教师,与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已结缘多年:1999年,他在海原县高级中学担任思政课年级组长时,首届支教团中便有两位成员到该校支教。从那以后,他曾辗转多所学校任教,屡屡与各届支教团成员携手共事。如今,已成为海原二中校长的他和记者说,即将离开学校的四位支教团成员让他依依不舍,从首届到现在,每届支教团都这么优秀。

  李克俊对支教团的褒扬丝毫没有夸张——厦大支教团在西海固的25年间,屡屡帮助当地学校解决师资力量短缺的燃眉之急。比如,第二十五届支教团的林艺玲在厦大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来到海原二中后,学校分给她五个班的地理课程。她不仅迅速上手,将教学工作完成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兼任该校的团委副书记,帮助学校处理诸多日常事务。

  “去年学校承办市里的教育情况现场会,她担任现场解说,对全市的教育情况如数家珍,对答如流。”回忆起每位支教团成员的闪光点,李克俊感慨道:“真希望西海固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像他们一样的优秀人才!”

  支教团的优秀表现,来自精挑细选、严格培训。以第25届支教团为例,22名成员由厦大从近300名报名者中选拔出来,为了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支教老师,厦大又对他们进行了大半年的严格集训:各类日常体能训练、新媒体制作等技能培训、参与厦大共青团值班管理……此外,厦大还组织支教团前往厦门的多所学校,参加为期一个多月的教学技能跟班学习,让大家从大学生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支教老师。

  “报名支教的时候,学校就告诉我们,到了西海固不能混日子,一定要做好教书育人这件事。”林艺玲和记者说,厦大要求支教团成员能胜任每一门课,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是多面手。考虑到西海固地区的学校可能缺少音乐老师,厦大甚至为支教团开设了手风琴和乐理知识培训,做到人人都至少会拉手风琴、会教五线谱。

  备课、家访……即使是休息时间,中学教师马小花也常常为学校的工作忙碌。有时,她会和在厦大留校任教的林杨琼通电话,饶有兴致地聊聊近期的教学体会,分享教书育人心得。

  她们相遇于2008年。那一年,林杨琼作为厦大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来到海原县关桥乡关桥中学,成为该校初一学生的英语老师,而马小花正是她班上的学生。在林杨琼的感召下,厦门大学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成为马小花心中的理想大学。功夫不负苦心人,奋发读书的马小花在2013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在毕业后选择回到宁夏银川,成为一名教师。

  当年支教老师的艰辛付出,在马小花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她回忆,支教老师到了关桥中学后,不仅忙着备课上课,而且在课外还忙着家访。那时候,西海固的乡村条件很差,很多地方还没通路,支教老师们往往需要翻山越岭,到大山深处的学生家中走访了解。

  马小花从小性格外向、热情,和同学们都很要好,班里同学的家她大致都能认得路,因此,林杨琼家访时,她常常帮忙带路。有时,大山里搭不到车,为找到目的地,她俩甚至需要步行十多里山路。

  “每到一户学生家里,林老师就会边问边记录,经济情况、营养条件……每次都能记密密麻麻十多页。”在马小花的心里,林杨琼支教时的细致负责,成为了自己日后为人师表的启蒙。

  支教团通过家访,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情况表。同时,他们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为西海固地区设立以“这条小鱼在乎”为主题的奖助学金。资金通过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专门账户进行收取、发放,每笔钱的使用均对资助人透明公开。时至今日,“这条小鱼在乎”已成为西海固地区知名的公益品牌项目,多年来共募集奖助学金超过1300万元,共计超过2.2万余名学生受益。同时,支教团在西海固地区发起乡镇学校运动场、图书角等硬件设施的捐赠修建。

  “多亏支教团联系捐赠,关桥中学才建成了硬化规整的水泥地操场,大家再也用不着在烂泥地上踢球了。”在马小花看来,支教老师们简直无所不能,他们在西海固地区的学校组建合唱团、广播站等学生社团,教孩子们唱英文歌、演话剧,教大家阅读名著……

  “老师,我也想去你们的学校读书,可以吗?”支教期满,分别的时候,马小花怯生生地问林杨琼。“好好学习,我在厦大等你!”林杨琼的这句勉励,从此一直激励着马小花,直至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厦大,与林杨琼胜利“会师”。

  大学毕业时,马小花毅然选择返回宁夏,成为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望着满堂朝气蓬勃的脸庞,她也会向自己的学生讲起当年支教团的故事。“西海固永远都不可能忘记他们。”她说。